品牌观察|跨界不只是联名:安克×兰蔻,2025“科技美学共振”新范式
2025-04-30 14:18
这场合作之所以备受关注,源于它背后不只是“创意搭子”的猎奇心态,更呈现出一种战略性的品牌逻辑。兰蔻近年来持续强化其“科学护肤”定位,强调功效成分与科技实力;而安克作为全球充电设备的头部品牌,也在用持续的技术创新构建“品质生活科技”的品牌印象。

在万物皆可联名的时代,品牌间的合作早已从拼logo、换包装的浅层触点,走向价值共振、文化嵌套的深层链接。
2025年开年以来,被业内津津乐道的一次品牌跨界,来自看似“八竿子打不着”的安克(Anker)与兰蔻(Lancôme)——一个是充电科技品牌,一个是高端美妆品牌,却在3·8节点通过一款联名三合一充电宝礼盒产品,引爆了“科技护肤×效率生活”的营销热议。
这场合作之所以备受关注,源于它背后不只是“创意搭子”的猎奇心态,更呈现出一种战略性的品牌逻辑。兰蔻近年来持续强化其“科学护肤”定位,强调功效成分与科技实力;而安克作为全球充电设备的头部品牌,也在用持续的技术创新构建“品质生活科技”的品牌印象。
当“高效焕肤”遇上“高能快充”,二者在“技术赋能日常生活”这一价值坐标上自然靠拢,形成一种出乎意料却合情合理的品牌联动。
更巧妙的是,这次合作选择了3·8国际妇女节这一天然贴合女性用户心智的节点,既迎合了兰蔻对女性情绪价值的长期积累,也助力安克在原有男性主导的用户池外实现有效破圈。通过对“都市新女性”这一目标画像的精准识别,安克抓住了“电量焦虑”这一极具共鸣的场景痛点,兰蔻则在“护肤仪式感”中注入了“续航科技”的趣味表达,营销语“闪充双拍档,续航无‘胶’虑”既具传播力,又兼具产品利益点。
从“视觉叠加”到“价值共振”:跨界营销的新趋势
这次双方的跨界联名的媒介打法也具有典型意义,安克与兰蔻展现出更系统化的内容分发思维。微博与微信承担品牌声量建设,小红书则聚焦情绪价值与种草转化,选用美妆博主演绎“职场+差旅”场景;与此同时,安克原有擅长的数码领域KOL,则从产品性能与便携价值切入,实现了人群的双向激活。这种“差异化内容策略+场景化传播路径”,是当前跨界营销的内容方法论精华。
更值得玩味的是,安克近年来对联名策略的系统性探索也在本次合作中得以体现。从与猫和老鼠、英雄联盟等IP的深度定制,到与柠季、王鹤棣等品牌与明星的联名动作,安克始终坚持“品效合一”的目标,达成了声量与销量的双收。
据了解,在选择IP或合作品牌时,安克构建了一套完整的IP选择模型,包含品牌调性、用户匹配度、IP影响力、费用性价比、素材开放程度、营销可玩性、IP未来趋势七大正向指标,以及对IP负面舆情风险的负向考量。通过该模型,安克能够科学评估IP与品牌的契合度,筛选出契合长期战略的合作对象。
在安克看来,成功的联名营销不仅要让消费者记住品牌,更要引导他们选择品牌。这种理性评估背后的底层逻辑,是希望让每一次联名都能兼顾短期曝光与长期心智建设。
从效果来看,此次与兰蔻的合作无疑是双赢的。对兰蔻而言,通过充电宝这一科技载体强化了“焕肤如闪充”的品牌表达,提升了护肤功效的科技感知;对安克而言,不仅在GMV与转化指标上实现明显增长,也为品牌带来了大量新女性用户的关注,丰富了消费人群画像,为“高端科技生活品牌”定位注入了新的认知厚度。
而从行业视角出发,这场联名更像是2025年跨界营销趋势的一次预演:从“联名破圈”走向“场景共创”,从“视觉叠加”走向“价值共振”,从“短爆出圈”走向“长期资产建设”。越来越多品牌开始认识到,真正的联名不是制造话题,而是以话题为引,打通认知、情绪、功能三位一体的营销通路。
安克×兰蔻的这次携手,证明了跨界不是“跨门类”的动作,而是“跨价值”的共鸣。当科技可以焕肤,美妆也能快充,联名营销的边界被彻底改写。而这,或许正是我们走入2025年之后,品牌联名的真正意义所在。
推荐
- 可口可乐公司2025Q1全球销量增长2% 中国市场高个位数增长
- 品牌观察|跨界不只是联名:安克×兰蔻,2025“科技美学共振”新
- 信“心”心理问答|隔代教育 “战争” 背后的真相:不是谁对谁错
- 原神x脉动联手电解质
- 美国第一家3D打印星巴克开业
- 奈雪×《鸣潮》携手联名
- 麦当劳亚太前高层加盟霸王茶姬
- 从专精特新到全球化IP打赢关税战的品牌出海四重奏
- 转识成智,化烦恼为菩提
- 信“心”心理问答|丈夫是社交还是“撩妹”,一位中年女性的困惑
- 信“心”心理问答|当母亲的梦想成为孩子的枷锁:代际补偿心理如
- 阳狮集团擢升张珲杰为明思力中国和Publicis Influence中国首席
- 佳得乐品牌全新代言人王鹤棣
- 茉莉奶白洛杉矶首店开启试营业
- tbh家居发布全新香梦™夏凉被,并宣布宋雨琦为品牌青春代言人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