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交营销一定是多平台联动

今年夏天,可口可乐火了。打开我的人人和微博客户端,发现身边“高富帅”比“文艺青年”多;开会的时候,新入职的小女生勇敢...

今年夏天,可口可乐火了。打开我的人人和微博客户端,发现身边“高富帅”比“文艺青年”多;开会的时候,新入职的小女生勇敢亮出自己的“女神”底牌;在刚刚过去的七夕,情侣在线下凭昵称瓶现场速配,还真有求婚成功的。

从今年夏天最火的营销案例之一可口可乐“昵称瓶”身上,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?

瓶身上接地气的昵称新包装立了头功——吃货、纯爷们、喵星人、大咖、天然呆、技术男、小萝莉、氧气美女……这些中国年轻人十分熟悉的流行词汇,经过了详尽的市场调研才成功登陆可口可乐瓶身。趣味、积极、正面的含义无形之中拉近了品牌与目标消费群体的情感距离。事实上,很多年轻人的确是根据“昵称”来决定购买哪一瓶可口可乐,而不仅仅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。找到沟通的话题只是第一步。可口可乐需要让这些昵称被广泛知晓、接受、甚至成为消费者难以割舍的“心头好”。




可口可乐回到这些流行词汇的诞生地——社交平台,率先发起营销攻势,并根据不同平台拟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:微博作为弱关系的媒体平台,非常适合信息发布和快速传播,成为“昵称瓶”的首发阵地和放大器,22张悬念海报在新浪微博转发了整整一天后,可口可乐官方微博才揭晓悬念,高调证实“换装”消息;人人网作为强关系的社交平台,非常适合情感的深度交流,所以社交互动活动“那些年,我们的同学会”,成功吸引220多万人在线上完成青春重聚,沉淀品牌好友3万多人,更有一个班级在可口可乐的帮助下开了一场货真价实的同学会;1号店在可口可乐眼中也不仅仅是电商销售渠道,消费者只要购买指定数量的可口可乐产品,就能为朋友定制带有TA真实名字的昵称瓶,承担销售业绩之余同样扩大传播。从知名度、偏好度、到购买度,可口可乐占据了营销链接的每一个环节,这一切都从社交网络起步,在不同平台用不同手法引发人手一瓶专属可乐的传播效应,更成功助力销售。






社交时代,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过去更多,这意味着更多的信息被制造出来,同时更多的信息被浪费掉。没有一位广告主希望自己的预算被浪费掉,我的建议是多实践,多组合。消费者在不同的平台上表现出来的行为有什么不同、创意在不同平台的被接纳的程度是怎样,多个平台如何联动获得的ROI才是最大,这些经验绝不是看几份调研报告,听行业专家几次分享就能拥有的。社交营销需要不断的探索,那些越早胆在社交网络上,特别是跨平台进行实践的广告主,会积累越多的社交营销经验,当然也有教训,他们自然更容易掌握在不同平台上玩营销的策略和节奏,更好地实现营销目标。

可口可乐尝到了多社交平台联动的甜头,你什么时候扩大社交营销版图?

京ICP备05009305号 京公网安备110102002659号 / 110102000907号

Copyright (C) by www.maad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